今年的“五一”假期,是我国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的首个旅游小长假,一方面国内疫情尚未完全结束,另一方面民众出行意愿越发高涨,如何在满足民众需求的同时做好疫情防控,这成为各地景区面临的一道考题,那么我市各景区又是如何开展工作的呢?
“体温测量、实名登记、健康扫码、间隔游览、卫生消杀”,在跑马山景区索道口,记者看到,景区工作人员正在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相关要求,对进入景区的游客进行实名登记和体温测量。木格措景区未雨绸缪,专门进行了针对性的安排部署,控制每日进入景区的游客不能超过平时的30%,也就是4500人。当游客达到3000人以上时,景区将启动分流模式,当游客达到4000人以上时就会启动限流模式。为了防止游客购票时出现聚集的现象,景区还采取了三种购票措施。
康定市景区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牛长江:第一种是网上购票,然后在自动取票机上取票。第二种是现场购票,到购票窗口购票。第三种是在我们二维码平台上,直接扫二维码,然后通过身份证直接进入景区。据了解,为做好“五一”小长假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,市文广旅局要求,全市各景区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日最大承载量的30%;并引导游客间隔入园、错峰旅游。各景区要通过媒体、官方网站等途径,发布相关信息,提前告知游客,预约前往,实名登记,健康扫码,间隔游览等注意事项。同时,要求各景区增设无防疫健康码通道,安排专人指导没有防疫健康码的游客申领防疫健康码,增设防疫专门通道,并设置隔离点,对有发热、咳嗽、乏力等不适症状的游客,及时采取隔离措施,并报当地疫情防控部门,确保景区有序安全开放。